家教專欄

評量本就像牛奶,多喝也不一定會長高!

2020.06.01

「老師!我的孩子需不需要買評量給他寫?學校的練習夠嗎?」各位家長們,這種問題別再問老師啦!雖然,主動說想寫評量的孩子應該少之又少,但要不要寫評量真的需要根據孩子的狀況安排。

例如有些私立學校除了課本習作之外,還會提供自編教材讓孩子練習。在這種情況下,就沒有必要多花這筆冤枉錢買評量啦~即便買了,孩子也做不完!所以,首先要評估的,是學校提供的資源有多少,再依據孩子個人的能力去選擇評量的數量及難度。買評量之前,先來看看做評量有哪些優缺點吧!

圖片來源/pixabay

  • 優點:

#熟悉題型,提升解題速度

相信這段對話應該在許多家庭都出現過:「你考卷這題為什麼錯?你是不是不會蛤?」「會啦!只是我當下沒有想出來」。爸爸媽媽們,當孩子這樣回答的時候不一定是在找藉口,他們可能真的會,但考試時腦袋轉不過來。而當下想不出來的原因,就是不熟悉考試題型啊!

平常寫作業,可以坐在書桌前慢慢磨,可是考試鈴聲一旦響起,講求的就是快狠準。寶貴的時間應該盡量省下來,遇到較難的題目時,才能從容、有條理的思考。假如想提升解題速度,平日就得多做評量,累積解題經驗,寫久了一看到相似題型,自然就能馬上聯想到可能的解法。

#適應「考試取向」題型

學校作業的題型往往和考試題目有些不同,因為兩者的「目的」不一樣。作業的題型設計,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理解最基本的原理、公式,因此難度不會太高,講求的是「懂就好」。

而考試的目的,則是為了驗收學生應用基本知識的靈活度,所以題目中會暗藏陷阱,有更多的「眉眉角角」需要注意。

一般的評量本,會提供基本題型,並補足考試取向的練習。平日的話,評量本只是學校作業外的「輔助練習」,因此不建議「大量的寫」。但月考前,為了要盡可能地認識各式各樣的題型,大量做題目是有幫助的。

圖片來源/pixabay

#考前維持手感

考試「手感」是一個非常微妙的東西,誰都無法保證手感什麼時候會溜走。只能利用大量作題,訓練思考的順暢度,以便在正式考試時,腦袋瓜不會卡住。

 

  • 缺點:

#耗費大量時間精力,本末倒置

「學校的作業永遠比評量重要」,這點必須銘記在心。如果為了做題目,忽略了本分內的作業,反而會產生反效果,就像老人家常說的「還不會站,就想要跑」。學校作業的題型雖然偏簡單,卻是重要的基底。

此外,所有的東西都需要「訂正、訂正再訂正!」。無論是學校作業、學校考卷或是自我評量都需要訂正!雖然過程很費時,但為了日後複習的輕鬆,請仔細地將正確答案、詳細解法用紅筆填上去。

 

#養成反射性解題,容易考試出槌

「熟悉題型」是一把雙面刃,因為熟悉,所以解題速度會大幅提升,但也因為熟悉,會變得過度自信。正式考試時,如果遇到比較有心機的題型,就容易滑鐵盧出槌。要避免這把雙面刃傷到自己,唯一的方法就是「細心」,不要因為一時粗心大意,讓快到手的分數溜走啊~

圖片來源/pixabay

#過度依賴評量,遇到陌生題型就呆住

當孩子過度依賴評量,遇到沒看過的題目時,就會不知所措,甚至不相信自己能把題目解開。很多孩子一看見不熟悉的題目,就會馬上去翻評量本後面的答案,甚至使用「硬背答案」的方法去應付考試。但評量不是萬能丹,出題的老師也不是傻瓜,一定會安插一些小變化在考試題目裡,讓「硬背解法」立馬失效。確實完成作業、確實訂正、多和同學老師討教才是不敗的王道啊!

 

 
訂閱專欄
教養兒女、教育趨勢、家教相關知識,立即訂閱專欄!最新、最實用的教養資訊都在交清家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