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年代至今,無數的高科技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,有些人出社會許久後才擁有第一支智慧型手機,而現在的孩子幾乎離不開網絡,甚至平均每三位中學生就有一位有手機成癮的傾象,也讓不少父母擔憂:孩子使用3C產品真的會影響學習能力?除了禁止孩子使用3C產品之外,有更好的做法嗎?
默多克兒童研究所(Murdoch Children’s Research Institute)的發展心理學博士莉莎・蒙迪(Lisa Mundy)在今年九月發表了一項實驗的結果,研究指出對於8-11歲的兒童而言,看太多的電視會使閱讀能力下降、用太久的電腦會反應出較差的算數能力。
蒙迪和同事對1,239位8-9歲的孩童進行觀察,他們使用國家成就測驗的數據當作基準線,對比兩年後孩童的能力表現差異,並且要求孩童的父母適時回報孩童對於電子媒體如電視、電腦、電玩的使用狀況。
研究發現,每天看兩個小時或更久電視的孩童,兩年之後,閱讀能力相較於同儕明顯下降。其中的關鍵差異在於該學生失去了兩個月的學習時數。每天用電腦超過一小時或以上的孩童,算數能力也會呈現同樣程度的下降。
孩子花越多時間在3C上面,等於失去越多的學習時間。圖片來源:pixabay
不僅如此,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「2016年青少年睡眠調查」顯示,青少年上網、玩遊戲的時間超過兩小時,有33.4%會失眠,經常有上課遲到及課堂中打瞌睡的情況,並且其中38.9%在學業表現上是落後的。開學之際,甚至有因為3C玩過頭,導致作息混亂,恐懼開學而求診憂鬱症的青少年病患。
研究與調查紛紛對於3C成癮與學業退步之間給予強而有力的指控,父母親無不對於孩子被科技綁架感到憂心焦慮,有的使用強硬手段逼迫孩子交出手機,有的對於孩子使用手機保持正向開明的態度,卻發現孩子似乎越陷越深。如何讓孩子戒斷手機成癮,可以參考專欄先前文章《孩子拜託別再盯著手機了!家長苦惱的二三事》。
大多數的父母憂慮於如何讓孩子遠離3C,然而相比於從前,如今3C已經融入孩子的成長、學習過程中了,他們是跟著智慧型手機一起長大的「i世代」。首要步驟除了戒掉3C成癮之外,更要學習如何聰明地利用3C。
在手機方面,可以下載電子辭典,遇到不會的詞彙、成語可以立刻查詢;再者可以將英文課本中的錄音檔轉入手機當中,通勤時可以練習英文聽力,除此之外,有許多具有教育功能的Podcast節目也值得一聽,也許能夠引起孩子對某特定領域(如法律、社會文化、商業財經等等)產生興趣。
智慧型手機能夠幫助孩子利用零碎時間學習。圖片來源:pixabay
電視電腦方面,做為休閒娛樂使用可以以彈性規定時數;若是作為學習使用,挑選合適的節目、影片可以增加知識、擴大生活體驗、進而反思文本。
3C的影響,一體兩面,父母與孩子的共同課題在於:明白孩子對於3C的依賴、理解父母的苦口婆心、在3C與課業成績、休閒娛樂之中達到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