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路上,許多家長都會遇到是不是要幫小孩請家教這個難題,但如何判斷一位家教的好壞?卻是大眾摸不著頭緒的問題。
有教學經驗的老師固然好,但沒經驗的老師就必須被拒之於門外嗎?別忘了,任何人的履歷表都是從一張白紙開始的。沒有經驗的家教老師不代表他不好,只要他有機會能證明自己有足夠的教學能力,也可以是一位對小孩有幫助的好老師。
如果遇到沒有經驗的家教應徵者,先不要急著拒絕他,可以先請他到家裡試教,在試教的過程中,觀察他的透析題目的能力、講解的技巧以及為人的態度等等,在課堂結束後問問他對小朋友的課程教學規劃。假如各方面看下來,這位家教可以達到你的標準,那麼或許給他一個機會是不錯的選擇,瑕不掩瑜,不必因為一個缺點而捨去他。
經驗是考慮的因素之一,卻不代表全部。
身為家教老師最重要的特質有三點,「細膩的觀察」、「清晰的表達」、「溫柔的心」。老師除了要督促學生的課業外,還要觀察學生的個性,如果遇到比較懶散的學生,老師要能激起他學習的興趣;假如遇到比較積極向上的學生,老師就要準備更多的教材,補充額外知識。
再者,平時和學生打好關係,讓彼此成為朋友,需要的時候適時的給予建議。這些建議不只是針對課業上的幫助,包含學生在校遇到的交友問題、時間規劃或任何生活上的困難。家教老師都可以作為一個大哥哥或大姊姊的角色,幫助學生負擔這些心理壓力。
除此之外,老師還要有清晰的表達能力,能把題目翻譯成學生可以理解的語言。如果小朋友還是不大理解,要耐心的再解釋一次,而不是對學生發脾氣。也要適時的與家長溝通學生的學習狀況,撇除教導的角色外,也能當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橋樑。
家教老師必須具備的特質。
請家教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孩子打造量身訂做的教學課程,進而幫助小朋友的學習,因此老師的教學方式特別的重要。
教學方式包含家教的時數與地點,以及小朋友需要什麼樣的教學內容。家教老師是要幫助小朋友完成學校的作業,還是從頭到尾的把課本講解一次?或者帶他練習題目以及補充其他課外教材?最後則是設立要達到什麼樣的教學目標,例如成績的提升、或是考試檢定的期望程度等等。這些都必須依照不同小朋友的學習態度與程度做調整,一位好的家教老師要能適時體察小朋友的學習狀況,在教學內容上做微調,教學才能發揮它的價值。
另外,家教老師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。身為有超過二十年資歷、年薪上千萬的數學補教名師洪良,曾經在訪問時透露,不論上什麼課程他都一定會備課,即便教了二十年,對教材已經滾瓜爛熟,可見備課的重要性。身為一位名師都必須在課前備課,何況是一位沒教幾年書的家教老師?
備課對於老師與學生來說同等的重要,在備課的過程中老師會對教材有更深入的了解,並且預期學生在哪邊會有問題,提前想好要怎麼闡述課程內容,學生才能理解。提升對教材的熟悉度後,老師可以做最有效的時間安排,有助於掌握課程進度。
家教老師所要擁有的教學態度
此外,好老師要有負責任的態度。不隨意更改上課時間、遲到或早退,讓自己的私人因素影響到學生的學習。同樣的學生也應當如此,不隨意請假或更改上課時數,影響到老師的教學進度,彼此對彼此負責,才會創造共好的教學結果。